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华五千年文明,灿若星河。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一代代敬天爱人的先贤,凭借勤劳、智慧与万古胸襟,共同成就了“四大文明”中最“长寿”、至今富于活力的中华文明。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独放异彩。西汉伊始即已开启的丝路人文交流,将中国文化甘露播撒世界各地,也让中国艺术在经久不息的文化对话中含英咀华。中国美术的魅力,随之惊艳世界,功泽百代。 今天,本刊新开设“国艺传世”...
“经典碑帖临本丛书”内页 通常意义上说,碑帖类图书不需要太多的编辑含量。只要找到合适的底本,印制的清晰度高一些,就可以投放市场了。如果再把这部碑帖的基本情况加以介绍,编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其实不然。要使图书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得到读者的认可,必须从增加编辑含量上入手。就经典而言,在出版领域已经找不到任何空白点,关键是要做出特色,具有独到的编辑含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
慎断前贤笔误,不但有助于潜修字学,也让今天的书画读者明白,慎断与潜修实际上都是对传统文化和列位书画前贤表示敬重的一种方式。 前贤笔下未必无误,然而辨识须得持理有据。今人读书,勤者自勤,但手检心记者已经渐少,而以点击“电子读物”代替心手者渐多。后者,借闻耳食以为快捷,容易“一以当十”,想之当然。前年某书家在座谈会上说书法评选“不必拘泥错别字,古代大家笔误也在所难免”时,言及《唐三藏圣教序》(唐...
对简牍书法的线条用笔究竟应该如何定位?我们今天是从汉代石刻的书法史背景出发,认定相对于石刻的斧凿之迹呈现出浑朴厚重而言,汉简书法的线条必然应该是轻捷迅速自由佻达的。今天众多的汉简书法家的理解和表达,都是这样的取向。观众也是这样接受的。 但这几乎是一个绝大的误区。 如果深入分析当时的“前书法史”形态,我们会看到截然相反的印象。前文字时代即刻符图画时代姑且不论。从有系统文字的殷商甲骨文时代...
最大的魅力,是它汪洋恣肆的线条挥洒,和收放自如的造型,还有富于节奏弹性的动作。在其中:“动作”是一个根本意义上的切入点。 上古时代,契刻为文字记录之原始。龟板兽骨的特定材料,决定了在上面划线的困难。凹凸不平,斜坡弧弯,不用坚硬的刻笔一刻到底,则无法呈现刻痕笔画。以硬对硬,以刻具之硬对甲骨材料之硬,既无法有轻重疾速,当然也就无法有粗细直弧。这种最早期的文字横贯夏商周几千年,我们称之为“‘硬划’...
爱交友、好远游,生性耿直,心直口快,有人怀疑何绍基是射手座。 作为一个骨子里的文人,这样的性格,注定了何绍基仕途上的悲催人生,一生两度为官,两次失败。或许是官场失意,何绍基将他的满腹经纶与文采倾注于书法中。在书法艺术上,他是个成功者。 写书法是古代文人的本分,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写字、作文、吟诗,都是文人的本能。作为晚清书法重镇,何绍基几乎占全了传统文人所有的特长,礼仪精、汉书熟、诗文好...
对待新出土的文献资料究竟取什么态度,是检验一个平庸的凡夫俗子和一个大师根本差别的试金石。 对于出土竹木简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是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陪衬而进行认识的。汉代四百多丰碑巨额,春秋战国时的重鼎大器,与之相比,竹木简牍完全缺乏仪规森严的庙堂之气,而有草率蕪杂之弊。作为陪衬,完全是预料之中、顺理成章的。 竹木简牍又被指为“民间书法”而与官僚书法、士子书法等等有社会地位身份的人所写...
何绍基 种竹日记 27.5×22.4cm 清道光二十七、二十八年 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一生临池之功至老不废,每临一通,意必有所专属,或取其神、或取其势、或取其用笔,或取其结构分布……一通有一通的用意,而无一通与原碑全似;他兼收并蓄,融汇碑帖,对于尊碑之风既非一味盲从,对于帖学不足也非全盘摒弃,而是各取所长。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言,“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正如此言,北京画院...
叶建华在为中国化工博物馆员工书写春联 书写春联或称对联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也成为我国春节的文化符号。在文化落后的早期,春联仅限于上层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和文化普及,春联才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尤其明清之后,春联风气越来越浓。即使处于温饱线上的农民家庭也流行“有钱没钱,买张红纸写春联”的风俗。 中国人为何如此钟情于春联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红色喜庆。家里贴上一...
为什么苏轼可以在千年传承中,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或许可作为解释:“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这句话说得很明白,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他们之所以能光照千古,不只是作品,更是人格。 苏轼人格伟大在哪?首先是一心为民的情怀。苏轼有着多年的贬谪生涯,然而他...
说起“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几乎人尽皆知,但一鸣惊人后的毛遂结局究竟如何,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毛遂当年以过人的勇气、超凡的智慧和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楚王联赵抗秦,一时名声大噪,赵王授予他谏议大夫的职位。谁知,次年燕国进攻赵国,赵国大战后元气大伤,于是赵王就想让毛遂为帅抵御燕国。毛遂得知后,赶紧去找赵王,这次不是自我推荐而自我推辞:“我不是贪生怕死,但领兵打仗我确实不懂,要不就让我当个...
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国与古代波斯已有间接交往。中国的丝绸通过北方草原或经由印度传入波斯。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与中国的交往加强。中国曾多次发现刻有“居鲁士圆柱”铭文的马骨,说明两国在居鲁士时期或已有直接联系。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了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中国与波斯首次建立直接联系。《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安息王密特里达提二世令两万骑迎汉使于波斯东界,随后...
一、火灾频发民间消防队登场 清朝末年,广州城得到较快发展,人口增加,城市空间变得逼仄,而城区的建筑还多以砖木建构为主,加上火药、煤油等西方近代工业品的普及,使得广州地区火灾发生的频率和危害急剧增加,小火灾几乎每天都有,大火灾也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自1840年至1911年,有记载的特大恶性火灾就达200多起,许多还是车船火灾、工厂火灾、工业品火灾等新型火灾,而且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区发生,经常...
1927年5月9日,一支由中外科学家共同组成的考察团,从北京西直门火车站登上前往包头的列车。他们此行的路线是经包头、百灵庙至额尔济纳河流域,最终到达新疆腹地。与以往由外国人主导的考察团不同,这次的考察团是中国和瑞典科学家联合组成的。近代以来,中国人第一次以平等的姿态与外国科学家一起进行科学考察活动。 出发前,主办方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理事长周肇祥给每个团员手里塞了一张纸,上面是他专门为团员们写的...
我们今天所说的“首都圈”,古代相关的称呼很多,有王畿、帝畿、畿内、畿甸、京畿等等。古人对首都和首都圈非常重视:“王畿者,四方之本也。京邑者,又王畿之本也”;“京师者,天下之本,而畿甸者又京师之辅也”;“畿甸者,天下根本之地”;“京畿者,天下之根本”。由于首都及“首都圈”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各个王朝除了在军事、经济上重视外,在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体制上也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 古代首都圈的政区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